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424章 留学潮(1/2)

  “我不同意,不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知道港岛是什么样吗?还一个月几千块钱港币的工资,这好事还能轮到你?

  王学智我告诉你,我不同意这件事”。

  东城区的一个四合院内,此时正在上演着一场母子因为自费留学而引发的争吵。

  “凭什么建斌就可以去港岛留学我就不可以?我比他差哪里了?”。

  “建斌,建斌,就知道和他比。

  从小你们两个就好攀比,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学业就是较劲。

  是,这种攀比让你成为了人家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妈很欣慰。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建斌是公费留学,你是自费,一个不好你这辈子就毁了。

  听妈话,咱就在北大上,顺利毕业进入国家机关多好?到时候人人都羡慕你”。

  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可是包分配的,像是北大这样的学校每年来选拔毕业生的单位是什么单位。

  国务院、外交部、外贸部、公安部亦或是各大报社等单位。

  什么宝洁、IBM这些都是没听过名字的小公司,就是远东系的公司过来招聘人才都要用远东集团这个名字。

  屈臣氏?那是个什么小破公司,根本就没人去。

  至于想要回报家乡,到乡镇官府的。

  对不起,你要被歧视了,不是同学而是你要工作的地方。

  你必须连续写信给学校党委,地方县委等地方表达自己想要过去工作的决心和意志,这样你才能有极低的几率到这个地方工作。

  眼红吗?21世纪的大学生都不是眼红的事情了,应该是嫉妒恨才对了,可这个年代就是这样。

  “我还是想自费去港岛科技大学,我想靠我自己的双手创造一片天地来,证明我不比任何人差”。

  不管母亲怎么劝说,王学智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就是要自费去港岛科技大学。

  说实话这里面虽然有赌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他看清了未来。

  国家机关?他的性格有些闷根本就不适合也没有太大的发展,他也不喜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经被提出来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又赚大钱让父母过得好,港岛科技大学是他认为唯一的出路。

  “你是要气死我是吧?”见儿子执迷不悟,母亲也是急眼了,顺手拿着一个扫把就要打。

  “好了,都消停点吧”。一声大喊算是让屋内都消停了下来。

  “儿子干什么是他自己的决定,孩子大了不由爹娘,这事就让他自己选择决定吧。

  好了,就这么定了,睡觉”。

  王父的话算是为这件事情定了基调,没有人知道在多年之后他有多为今天的决定而骄傲,窃喜。

  远东新的宣传手册的发放可不只是首都的学子们受到了影响,就连校方都一样被波及到了。

  北大,作为这次港岛科技大学在首都设立的两个咨询招生点之一。

  看着一改以往的冷清,已经有了不少学生咨询的招生点,校方终于坐不住了。

  “丁校长,就这么让他们把应该属于我们的顶级学子都招走了?就不能想想什么办法?”

  “想什么办法?是阻止港岛科技大学的人还是阻止本校的学生和哪些前来的高中毕业生?”

  一句话,丁校长的语气里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港岛科技大学是得到了上面允许在清北两所学校设立招生点的,对于他们的招生,上面不仅不拦着还乐意对方多招一些呢。

  因为这代表着有更多的学生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获得更好的实践和能力。

  虽然也知道这些因为自费留学办理贷款的学生毕业后一定会留在港岛或去往其他地方工作,可是将来等他们事业有成的时候不是不能回来建设祖国的。

  尤其是回归已经确定,建设港岛总比去其他国家强吧?那也算是把人才留在国家吗。

  可以说这就是一笔不需要出钱只需要出资源的长期投资,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至于学生方面就更别想了,这个时期想要留学的不知凡几,能下定决心自费留学的都是铁了心的,劝他们和白费口舌没有区别。

  刷盘子洗碗的都有,就更别说港科大还有学生贷款了。

  再说了,国家都出台文件鼓励自费留学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去年的时候国家颁布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算是打开了自费留学的通道。

  截止到1985年为止,全国自费留学的学生达到了7000人,不过大多是粤闽两地的学生,其他地方的人很少有这个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