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318章 百佳超市进军内地(1/2)

  高层会议很顺利,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功和不足,也为接下来一年的工作打下了个目标方向。

  晚上,罗念中在远东美食街新开的福临门分店摆上了几桌。

  之所以没有选择半岛酒店就是图个方便,距离近。

  菜品食材方面先不说,食材和酒水这一块绝对是顶级的。

  要是放在后世对比,一桌百十来万算个什么?光拉图这一晚就开了多少箱?

  临近传统新年,远东系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两个。

  一个是年底的销售旺季,各部门都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并完成。

  再一个就是今年的远东年会了。

  新界那边的新建体育场虽然还没有彻底完工,但体育场内部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这座可以容纳53788人的体育场将是今年远东年会演唱会的场地。

  今年罗念中倒没让高层特别准备,而是让员工们多出节目。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罗念中特意设立了奖项环节。

  第一名的节目团队将能得到一百万港币的奖金,只要进了前十就可以拿到不少于十万港币。

  不过这是排除掉亚洲传媒的,要是那些专业的人也算的话也太不公平了。

  为此黄夕照和周梁淑怡可没少找罗念中,觉得这会让艺人们寒心。

  罗念中想想也是,于是给了亚视十个名额让他们自行选拔,每个名额都有一笔十万港币的出场费,还是不参与比赛评选。

  虽然不能得一百万港币但两人也知足了,最少人人有钱拿,旱涝保收不是?

  ……

  粤省,鹏城。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这里的消费能力绝对是领先全国的。

  1983年,兔子全国人均平均工资是一千五百多块钱。

  这个工资再很多地方是让人羡慕的对象,可是在鹏城,公职人员拿这个工资基本和最低工资没有多大区别。

  鹏城的工厂现在基本都是合资,他们的工资不仅会略高一下而且发的大多是港币。

  只要在黑市上倒一手,工资基本可以说是职工工资的两倍了。

  至于那些做生意干买卖的就更别说了。

  这个年头只要你能把买卖支棱起来,基本都是客户追着你的屁股走。

  也正是因为这样,百佳超市在兔子的第一家门店就选在了鹏城。

  而且为了开一个好头,特意选在元旦前一天开业,上来就是一波猛烈的活动攻势。

  不同于岛国,这边的开业活动就比较正常了。

  满一百就能抽奖,满三百就可以打九折的活动还算是中规中矩吧。

  “百佳超市?超市是什么?”。

  “应该就是外国人的菜市场吧?你看出来的那个人手里不拿着鱼和蔬菜呢吗?”

  “市场?二嫂子,正好我们要去市场买元旦用的菜品,不如进去看看呀?

  而且你看门口的那个大牌子,满一百还能抽奖呢”。

  “别逗了淑芬,谁家买菜能用了一百块呀,啥家庭呀”。

  淑芬没管这些,蠢蠢欲动的说道“走吧,二嫂子。

  进去看看也不花钱,难道你不好奇这外国人的菜市场长什么样吗?”

  被淑芬这么一怂恿,二嫂子也心动的答应了。

  看看又不花钱,回去还是一种吹嘘的资本,咱也去过外国的菜市场了。

  “拗不过你,那就走吧”。

  走进百佳超市,两人就有点傻眼的感觉。

  这是菜市场?怎么一点异味都没有?而且这里面装修的也太漂亮了吧?灯火通明,摆放整齐。

  “二嫂子,你快看,这些商品都是有包装的哎。

  你看那个是不是就是去年春晚上吃的那些坚果礼盒?这饼干居然是铁桶装的呀,真漂亮”。

  别意外,在90年代以前,除了外国商品,老百姓接触的商品零食糕点都是散装称重的。

  达利园是怎么发家挣第一桶金的?就是把散装的零食套了个包装就发家了。

  这个时期人民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想要享受更好的物质水平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达利园的带包装的零食糕点一经推出就迅速火遍市场,从东南沿海到东北,再到西南,达利园一下子就打开了全国的市场,也让这个品牌走进了千家万户。

  而百佳超市里,食品、日化、水果蔬菜、鸡鸭鱼肉等应有尽有,可算是把两人的眼看花了。

  尤其是看着别人推着一个个小车,了解了这种自选式的购物方式后,怎么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