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291章 香江考察办药厂(3/4)

逃港了,石楼村在香江那么多乡贤,大多数就是当年游过去的。

  所以东广人对于偷渡并不反感,反而觉得是稀松平常,年轻人没饭吃就应该出去闯一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林三七这时候心里记住了红树林和蛇口两个地方,也在心里默默评估如果自己在1960年去香江,游不游得过去?

  突然林三七觉得自己太傻X了。

  凭自己的金手指,为啥要游过去?完全可以自己买条快艇,安装6台发动机,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大飞”嘛,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20公里。

  这种大飞开出去,别说1960年的香江警察发现不了,就算发现了也追不上,除非动用直升机。

  想到这里,林三七放松下来了,穿越者怎么可能让尿给憋死?

  阿尔法开下深圳湾大桥后,正式进入了香江地界,林三七就感觉自己忽然从大城市来到了大农村。

  看着眼前大片大片的农田和空地,林三七奇怪地问道:

  “十叔,不是说香江地不够盖楼吗?你看这些不都是空地吗?”

  林天华耐心解释道:

  “香江这边的情况跟我们内地不同,香江的土地是私有的,所以你看到的农田基本上都是私人所有,政府是不能想征用就征用,想干嘛就干嘛的。”

  孟鹏坐在副驾位上,这时候也回过身,难得开口道:

  “老板,我听到一个传闻,传闻新界这边其实很多土地都在大房地产开发商手里,他们故意不开发新界,目的就是推高港岛和九龙那边的地价房价。

  也有部分人在曹营心在汉的香蕉人资本家就是故意在搞破坏,早几年还准备在深圳河南岸建一个火葬场和公墓,就是故意给内地难堪,用心非常险恶。”

  深圳河河面只有十多米宽的小河,南岸是新界,北岸就是SZ市中心,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如果火葬场真的建在河边,那对深圳的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用心不可谓不恶毒。

  林天华赞同地点点头:

  “就跟当年我们看港片,主人公往往有一句台词:香江,不是港督的香江,也不是你陈浩南的香江,而是几大家族的香江,哪怕回归后他们根本就不甘心失去话语权。”

  林三七一听就火大了:

  “这也欺人太甚了吧?对于这种潜伏在香江的害虫,我们国家难道不应该清除干净,扫地出门?”

  尹涟漪同样是年轻人,同样听了很生气:

  “怪不得香江现在越来越不行了,连港人都跑到深圳去消费,看来是被香江本地的资本家给欺负惨了。以前是没办法,小城市弹丸之地能去哪儿?现在有选择就不一样了。”

  林三七看着窗外的农田,心想,这果然是一座被资本绑架的城市啊。

  要不是内地的限制太多,林三七打死也不会想到香江来投资。

  现在这座城市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的地位已经动摇,当年璀璨的东方明珠的没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或许也是部分不良资本家想看到的。

  汽车驶下了主干道,左拐来到了元朗。

  一路行来,林三七看到那一个个地名就觉得特别亲切,什么屯门之虎黎志强、元朗是山鸡的地盘、许鞍华拍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的天水围村。

  林天华不知道堂侄思想又在开小差了,还在旁边继续着介绍:

  “香江主要的工业区原来在荃湾、葵涌、九龙西、深水步、荔枝角,以及九龙东的观塘、九龙城等等,可见当时香江经济的繁荣,就连首富都是做塑料花起家的。

  后来随着工业急剧衰落,现在就剩下了三个工业村,分别位于元朗、大埔及将军澳。听听这名字,工业村,而不是工业区,由此可见地方非常小。

  工业区小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工业用地指标相当紧张,价格是内地投资的好几倍,这样高的地价,没有哪个外国的投资商愿意来香江办厂。

  将军澳工业村现在走的是高科技路线,所有落户的工厂都不允许有污染,像我们这些制药工厂就被排除在外,所以可供我们选择只有元朗和大浦两个地方。

  我之所以选择元朗,是因为元朗就有一家著名的药企,澳美制药厂。有同行已经入驻,想必我们要在元朗建厂的话应该比较容易通过审批。”

  “澳美制药啊!”

  林三七还真听说过这家工厂,他们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在同类产品中质量算是最好的了,在内地的销量比较高,疗效也不错。

  甚至很多病人后来一看是内地产的普通阿莫西林都是直摇头,点名要蓝色盒子的阿莫灵。

  “对了十叔,澳美制药公司好歹也算是知名药企了,他们的工厂规模有多大?”

  林三七想想广药集团名下几家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