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71章 西药中用救人命(2/2)

class="gcontent1">

  其实林三七也是没办法呀,中药组方他不会,他只知道辣蓼叶有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痢疾,胃肠炎,腹泻等。

  之所以是单方单药,就是因为他害怕将几味药集中在一起,万一有什么冲突,那反而更糟糕了。

  剂量更是胡乱来一个,宁可少,不敢多。

  林三七则将所有药材集中放到了一个教室间里,开始捣鼓“祖传秘方”了,并且禁止任何人靠近。

  半小时后,黄知柏过来敲门了:

  “林同志,辣蓼叶汤汁已经熬好了,接下来怎么弄?”

  林三七打开门,指着屋内的一排桌子说道:

  “来,大家把熬好的汤汁盛到碗里,然后放到桌子上,每碗的汤汁多点少点没关系的。倒完头茬水后,加冷水继续熬第二茬。”

  “好的林同志。”

  50多人集体熬药,动作迅速,一锅汤汁可以盛三碗,那也有一百多碗了。

  当所有的药碗全放进屋里后,林三七呯一下,又把门给关上了。

  然后快速将左氧氟沙星胶囊打开,每一个碗里面倒入一粒药粉,随意用筷子划拉几下,继续准备下一碗。

  一百多粒左氧氟沙星药粉迅速融化在一百多碗辣蓼叶汤汁中。

  林三七赶紧打开门喊道:

  “快快快,大家将这汤药端走,一个病人一碗,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外这辣蓼叶汤小孩子不适合,我另外有安排。”

  喹诺酮类抗菌药18岁以下儿童是严禁使用的,容易导致儿童关节出现病变,损伤骨关节组织,对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等方面都有损伤。

  结果2023年支原体肺炎最流行的时候,专家指南又说喹诺酮类可以用于儿童。

  但林三七为了安全第一,决定还是不用了,反正有头孢、阿莫西林之类的可以替代。

  村民们一个接着一个走进房间,用木盘子拿起汤药就算外走,准备送到每个病人那儿,整个过程就跟办酒席似的。

  黄知柏也端起一碗药就往外走,等拐了个弯,立马就喝了一口品尝起来。

  汤汁非常苦,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汤汁底部还有一些粉状残渣。

  黄知柏琢磨了半天,始终也没有能品尝出个二四六八来,心中叹了口气,心想自己真的不自量力,首都专家的秘方怎么可能轻易让人猜出来?

  半小时后,第二批辣蓼叶汤汁熬好,林三七如法炮制。

  等第三批辣蓼叶汤熬好后,林三七则换成了头孢克肟,这是专门给小孩子准备的。

  等雷乡长从县城回来后,那香公社的病人已经基本上人人都喝了一遍辣蓼叶汤,暂时还看不出效果。

  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傍晚。

  林三七还在关门制作“秘方”,门外无数村民都等着,等着这位首都来的大医生救命。

  突然大门一开,林三七又在喊了:

  “快来人,将这些水缸抬走,记住,里面的水让病人能喝多少喝多少。告诉病人,要想活命就多喝点。”

  村民们一听,赶紧将五个水缸都抬往不同的方向,准备让得病的人喝掉。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水,里面林三七按照液体的多少,倒入了一定比例的“口服补液盐”。

  腹泻病人最怕的其实是脱水,对于恶性肠道传染病来说,脱水是死亡的第一原因。

  在脱水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是不能直接喝白开水的。

  因为人体发生脱水时也会导致电解质丢失,白开水中是不含有电解质的,直接喝水就有可能会导致钠氯钾等缺乏,会引起低钠低氯低钾血症,会有生命危险。

  而口服补液盐中因为含有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枸橼酸钠和葡萄糖,除了有补充水、钠和钾的作用外,对急性腹泻也有治疗作用。

  这就是来自2023年的医药黑科技,不吹不黑,面对这种大面积胃肠道急性传染病的时候,中医还是有局限性的,起效最快还是要靠西药。

  等到晚上8点的时候,所有医生都回来开会了。

  林三七作为临时负责人,需要掌握到底有多少病人服用了药物。

  其中一个医生不安地说道:

  “林同志,我负责的这一组情况不容乐观,80个病人,有13个根本没有办法喝下汤药,其中有一部分是喝下去又吐出来了。”

  “是啊,我那一组也有10个病人没法喝药。”

  “我也有!”

  “我那也有!”

  药都吃不下去,跟死去的小女孩一样儿,那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