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飨之诗

第160章 叶芝的十四行诗(1/2)

  诗人学院固然有像艾尔莎这样走后门的学生,但大多也是有识之士。

  因此,在座学生对于十四行诗有深刻的了解,能判断出讲师是否真的言有所物。

  叶芝在美学艺术的天赋加持之下,讲述由简入深、通俗易懂、引经据典。

  即便部分学生有心鸡蛋里挑骨头,不屑的眼神却也慢慢发生改变,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这个年轻讲师貌似真的挺有才华?”

  “他不是从北边来的蛮子吗?怎么对诗歌这么了解?”

  “废话,不了解诗歌,他怎能让院长都赞不绝口!”

  议论声落在艾尔莎的耳朵里,不由让这名迷妹的嘴角微微上翘,心想,你们越夸叶芝,我越开心,谁让我率先发现他的过人之处。

  “遍观古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诗人们总是自己给自己设下格律的限制,好比戴着镣铐跳舞。”

  叶芝说道:“正是因为有了限制,才可以在相同的框架中,甄别出诗作的好坏。”

  “但是――”叶芝话锋一转,“对于真正拥有大才的诗人,他们会跳出格律的限制,并赋予诗歌全新的灵魂。”

  杜甫是格律诗中最为出众者,但李白却跳出格律,气象更为豪放与浪漫。

  十四行诗之父彼特拉克使抒情诗臻于完美,莎士比亚的诗作,却又改变了彼特拉克的格式。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叶芝当即“文抄”了一首莎翁的十四行诗。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仅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雕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诗篇的好坏,学生们均能判断。

  这首诗歌以反问句式起手,更加突显夏日不及少女的芳姿。

  更在末尾处,表示长夏也会过去,但少女的美丽形象却会在这首诗歌里得到永存。

  就连死神都会对少女予以赞叹。

  可以说,盛夏衬托了少女的美好。

  而这份美好,又藉由诗歌,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莎翁的诗作落下。

  在中世纪犹如一枚超越百年的炸弹无声引爆,整个讲堂陷入良久的死寂。

  众人只感觉大脑嗡嗡作响,心中满是不可思议,感到来自名作的冲击力。

  不是,怎么能写的这么好?!

  莎翁写情诗也是一把好手,他的诗作跨越前后数个时代,或早或晚均不会过时。

  讲堂内陷入震动,热烈讨论着诗作。

  “这真的是名作啊……”

  “虽然不讲格律,但是写到这份儿上已经完全不必考虑格律了!”

  “我应该早些上他的课才是,太可惜了!”

  “他这首诗是献给谁的呢?”文艺少女感到目眩神迷,脸颊泛起绯红,低头心想道,“他的爱人将会因文学而永存,这真是太美好了……”

  艾尔莎维克自幼在锦衣玉食的公爵家中长大,却向往着远方与浪漫。

  和叶芝的这首十四行诗相比,艾尔莎发现自小到大所收到的献诗,全部黯然失色!

  叶芝厚着脸皮,清嗓道:

  “如你们所见,我刚作的这首诗,在格律上有了改变,但并不妨碍这是首足以流传后世的名篇。”

  一时间。

  室内响起无比热烈的掌声。

  早先不假辞色的学生们,均是心悦诚服,心中已经考虑下堂课早些来,好提前与老师交流一二。

  艾尔莎维克已经在书上摘录了这首十四行诗,脸颊发烫,合上书籍贴在胸口,闭目喃喃默诵。

  走廊上。

  前来巡视的理查德院长听到这掌声,不禁有些茫然。

  诗人学院的学生们都是心高气傲之人。

  自己本来还担心叶芝镇不住局面,特地来巡查。

  结果大家都对叶芝很服气?

  掌声甚至还经久不衰!

  哗啦啦――

  理查德院长站在讲堂外,若有所思,喃喃自语:

  “真希望艺术神选多留校几日……这足以成为剑河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啊。”

  【你的‘吟游诗人’职业度已提升!】

  叶芝听到提示音,检视面板,发现吟游诗人的职业度已提升至95%。

  正常来说,二环诗人哪怕提升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