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这一枪,有着二十年踩缝纫机的功力!【求订!求月票!】(1/4)

  “满环?”

  “难。”

  魏刚回答的很快,可谓是不假思索,似乎早就料到史继东会询问这个问题。

  说罢,魏刚依旧眺望远方,又对着史继东反问道。

  “你新兵时第一次打靶,打了多少环?”

  “四十九环。”

  “因为这事,还把当时的侦察连连长引来了,连唬带骗的给我拐到了侦察连。”

  “给我新兵连班长还有连长气得够呛,甚至后来还找茬,跟侦察连打了一架。”

  史继东淡淡一笑,脸上尽是缅怀之色。

  对于军人来说,第一次打靶时过人的成绩,除了这是一份非常拿得出手的荣誉,还有着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比如退伍之后,要是跟一群没当过兵的朋友聚会,拿五公里和四百米障碍的成绩出来说事,显然不够直观。

  因为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科目的评判标准,更遑论以此来判断当事人,在部队到底是个什么水准。

  可要是射击成绩,那可就不一样了!

  “五发子弹!我打了四十八环!”

  看,这一下子就直观了!

  六岁小孩都能听得懂!

  “我比你差点,四十六环。”

  “我们那一届新兵连,就出了一个射击满环的新兵,还是撞大运的那种。”

  “后面再让他打,他就没上过四十环。”

  “能打满环,估计是哪个倒霉蛋,把自己的子弹打到他的靶子上了。”

  说罢,魏刚摇了摇头,直接下了断言。

  “咱俩的天赋还算可以的吧?”

  “并且我入伍之前还摸过几次枪,距离满环照样差着一大截。”

  “你觉得咱们连的新兵,有几个将来能比咱俩强的?”

  闻言,史继东没吭声,只是朝赵卫红的方向努了努嘴。

  那边就有一个。

  活的。

  “卫红?我不觉得他第一次射击,就能拿满环。”

  “他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都是普通人,这辈子就没摸过枪。”

  “凭他的勤奋,下连之后狠练上一段时日,满环估计不成问题。”

  “至于现在.能打个45环,你我二人还有他就应该偷着乐了!”

  魏刚并不是不看好赵卫红。

  主要是他相信自己从军十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新兵第一次打靶时的成绩,基本可以代表这个新兵在射击科目上的天赋。

  环数越高,天赋越好。

  换句话说,新兵第一次射击时的成绩如何,全靠自己的天赋。

  而能够支持新兵第一次射击就打出满环的天赋,实在是凤毛麟角,几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不然也会有“满环就能有希望拿三等功”这个说法。

  虽然这个规则的出现,受十年轮战和上个世纪末,轰轰烈烈的的“大练兵”运动,影响颇深。

  但也足以说明哪怕是在部队,天赋卓群的射击天才都实属罕见。

  魏刚不认为赵卫红能打满环,只不过是在实事求是罢了。

  闻言,史继东沉默的点了点头,依旧没有开口,而是重新看向赵卫红所在的方向,眼神之中,隐隐有些期待。

  史继东有种预感。

  这一次,魏刚又估计错了。

  因为他忘记了一件事。

  那便是他和史继东积累下来,所谓的带兵经验。

  在赵卫红身上,始终都没有生效过。

  “嘶”

  猛吸了一大口满是寒意的空气。

  赵卫红屏住呼吸,透过觇孔与准星观察着一百米外的人形靶,将三者渐渐连成一条直线。

  “砰!”

  几乎是下意识的,赵卫红的第一颗子弹,就这么打了出去,赵卫红甚至都没有察觉自己究竟有没有扣动扳机。

  这就是部队里老班长经常会提起的射击口诀。

  有心瞄准,无意击发。

  赵卫红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枪上靶了没有,成绩又是如何。

  但他并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快速的进行了几次深呼吸。

  待到气息渐渐平静下来后,赵卫红这才再次屏住呼吸,静静感受着心脏在胸腔内的跳动,与身体的起伏。

  “砰!砰砰砰!”

  靶场上,稀疏的枪声交织在一起,其中还混合着安全员气急败坏的大骂。

  “你打不打?”

  “都特么瞄了五分钟了,一枪不开!”

  “咋的?你手上的家伙是望远镜吗?”

  “还是说你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